在中国文化中,茶一直是儒雅的化身,并始终表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美,饮茶能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。像是工夫茶,仪式虽多,过程虽长,却仍要做得井井有条。即使是茶香入口,其中的每一丝苦杂,在啜饮进口时,也要细细品味,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。
经常有人说,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之一,就是他身边有一个知己。假如你遇见一位爱茶的朋友,请记住不要错过,因为爱茶的人就像茶叶一样。在某种意义上,吃、茶、小孩是中国人的三大信仰,茶中含有中国味。生活就像茶须慢品,岁月如歌。在喧嚣的世界中学会品茗,你会发现,喝茶的人,真的很特别。
爱喝茶的人气度是很宽的
在中国文化中,茶一直是儒雅的化身,并始终表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美,饮茶能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。明朝的文人徐渭,年轻时颠沛流离,放荡不羁,以其精神失常和癫狂而闻名。但他一生最后一部自传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,并非苦涩,而是十分平淡而真诚,与他晚年对茶道的钟情密不可分。
“品山篇”说:“知君元嗜茶,欲与品山家为友。到涧遥尝水,先试采春芽。方屏午梦转,小阁夜香赊。独居无人伴,寒梅一树花.”你不会在这首诗里找到那个把“一切惟一的酒杯”挂在嘴里的热血青年,他只是个脾气温和,和蔼善良的名人。
徐渭说:“煎茶不是浪漫的事,要人品和品茶才行。所以它的规律常在高流隐逸,有烟霞泉石磊次之。”茶是水性文化,不仅可以洗胃,还可以净心。长时间泡茶水,容易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,久而久之,就像对待别人一样,懂得谨慎谦虚。
作者李国文曾说:“茶好,好有不嚣张,不惹人讨厌,平平和和,清清淡淡;好有温润宜人,随遇而安,怡人宜人,但沉默寡言的品德。”茶就是人品,真正爱茶的人,心地平和,气度宽广,脾气也不会差。
爱喝茶,心思细如丝
聊天时,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“细”。暖杯,泡茶,品茗,注重的是细节,哪一步都不能疏忽。爱喝茶的人会精心选择茶具,注重环境格调,即使是茶叶多少,水温高低,时间控制都分毫必究。
久了,人的耐力也会逐渐提高。人之所为,亦如茶之所为,条理清晰而有耐心。像是工夫茶,仪式虽多,过程虽长,却仍要做得井井有条。人生就像茶杯,一泡就是一个工夫,看似短暂,却经历了岁月的发酵,只有用心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真味。
有些人说,喝茶是从0到1的体验,只有慢慢感受,细细回味,才知道真正的茶味。对喜欢喝茶的人来说,从种下一棵茶树的那一天起,他们的心已经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探索之旅。即使是茶香入口,其中的每一丝苦杂,在啜饮进口时,也要细细品味,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。这样一遍又一遍,人自然也会变得细心体贴,在举手投足间如微风拂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