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螺春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,其外形条索紧结,卷曲如螺,白毫隐露,口感香醇鲜爽,回甘生津,受到很多人的喜爱。那么大家了解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吗?如此好喝的碧螺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?
制作碧螺春需要采摘、杀青、揉捻、搓团显毫、炒青等步骤。
首先采摘回来碧螺春的芽叶必须进行精心挑拣,要求芽叶匀整,挑选的过程就也是摊放的过程,节省时间,做到当天采摘当天制作。
杀青时,在锅温190~200°C的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,以抖为主,双手翻炒,做到捞净、抖散、杀匀、杀透、无红梗无红叶、无烟焦叶。
揉捻,锅温70~75°C,采用抖、炒、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,边抖,边炒,边揉,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,条索逐渐形成。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。
搓团显毫,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、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。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,不时抖散,反复多次,搓至条形卷曲,茸毫显露。
炒青,采用轻揉、轻炒手法,达到固定形状,继续显毫,蒸发水分的目的。炒制时,手不离茶,茶不离锅,炒揉结合,连续操作,起锅即成。
碧螺春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,制作过程虽然复杂,但是制作出来的成品不仅形美、味醇,保健养生的功效也非常多,日常喝可以保健养生。
以上就是碧螺春的制作过程,没喝过的小伙伴可以尝试,其香味口感都不会让你失望。